日本朋友來聊了他後輩的近況
「我後輩不是剛調來邁阿密嗎?照理說從壓力很大的東京搬到拉丁風情的散漫城市,在生活步調上應該能放鬆不少才對,可他卻在這個相對比較下輕鬆許多的地方患上憂鬱症」
嗯……其實不用聊下文,我已經知道為何那傢伙會生病。如果我也要在這裡上班、需要頻繁跟外人打交道真的不得憂鬱症也難。
在東京生活的話,字面上意義不太需要被懷疑。比如電車幾點抵達、公眾場所規則如何、朋友約幾點見,大部分場合的確是說怎樣就怎樣。但搬到美國之後,不論人說出來的話或官方文字都不見得有重量(法律例外)
像兩週前我要去政府單位辦事,明明網路上寫三點關門,我一點半抵達時裡面已經空無一人、窗口警衛跩兮兮表示大家都下班了。
「可官網上寫三點耶」我不服氣
「但現在就是沒人在,大家都下班了」他強調
最近我常為郵件煩惱,明明人在家,但郵差就是貼張無人收件通知了事(很顯然是對方懶得將貨從車上搬下來)再不然就是貨物被不知名陌生人簽收,當你認真想找出那陌生人是誰時,郵局又告訴你貨其實在郵局。
在SEPHORA逛化妝品,穿著制服的店員小姐拿著粉底液筆直走來問:「喂,妳知道這品牌粉底液放哪裡嗎?我需要將它歸位」
問我嗎?到底誰是店員啊(暈)
更妙的,上週不是讓化妝師(前篇影片)化妝,他上口紅時我提醒對方「你好像把口紅沾到我牙齒上了」
「Baby,妳現在學我這麼做,來!用舌頭將牙齒上的口紅舔掉就對了」
叫我把口紅舔掉?拿棉花棒擦一下會死嗎!我心想
海外生活總是充滿謎團,你很容易質疑世界怎麼會這樣……
我是常用怒意來面對挫折,但日本朋友卻適應的很好。
「我剛從日本調來美國時也是挫折感連連,這裡的拉丁人們傾向於「享受當下」,他們連自己的明天都不太思考了,更何況是他人感受。用壞的角度來說,這些員工其實不能賦予重任,他們做事就是散漫。可從好的觀點來看,大家每天都會很開心來上班,和東京死氣沉沉氣氛完全不同。所以到最後,身為經營層的我們決定放任大家開心,讓他們做能力範圍內的事就好(重要的決策性事務還是委託日本人)。畢竟文化差異所衍生出的工作態度改變不了,你花越多力氣只會越失望。
這幾年被派駐海外之後我有很大體認,我們一直以為要變成更好的人、要變成國際通用人材必須多加學習我們以為好的、深的事物,但有時候成長其實會從另一個方向來。你會看見很多不順眼、打從心底不認同的價值觀、你在一個不舒服的環境裡發現根本沒東西可學,但真沒東西好學嗎?其實這時候要學的就是接納,不是接納對方改變對方或抱怨,而是接納世界就是如此,你必須學著在不順眼的環境裡穩住自己不被影響、找出這裡面的生存之道。調整好心態之後我就不再因為拉丁人工作散漫而生氣,而且下班後還會陪他們一起喝酒唱拉丁情歌,這樣的邁阿密生活我覺得挺不錯的」
跟我聊這件事的日本友人這幾年工作能力被大受肯定,現在調去紐約負責全美市場了。至於我呢?目前還是天天在跟郵局、在跟什麼公家機關生悶氣😖